访谈活动——采访上置集团副总裁黎根发
5月7日下午,在学院就业办高红娣老师、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老师、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老师及学生一行七人前往上置集团公司,专程采访84届工业自动化专业校友黎根发副总裁。上置集团是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黎根发校友在公司里分管集团信息化、集团管控和集体金融运作。简单寒暄之后,我们步入正题。我们首先请黎总介绍他四年的大学求学经历,黎总深情地回忆起他聆听钱校长报告的过程,钱校长在那次报告中谈到的读书由厚变薄、又由薄变厚的道理和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的黎总,让他受用终身。黎总谈到他在大学期间涉猎过许多书籍,如哲学、控制论、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开阔了眼界;此外他还才加学生会主席竞选,参与许多社会工作;他并没有放松专业学习,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这样黎总在大学逐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毕业后,黎根发校友先在学校从事行政工作,五年后下海经商,涉及过汽车零配件加工、连锁超市、计算机软件、国企改制资产重组和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在每一领域均能有所成就。我们问其原因,黎总回答道,关键在于定位。他进一步解释道,定位包括市场的定位、企业的定位以及自身的定位,要了解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时刻紧盯自己的目标。在谈及自己的工作经历时,他反复提及大学时候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职业生涯会有巨大帮助,因此他也建议现在的大学生在校多锻炼各方面能力。同时他对学校的教学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针对学生的不同定位,进行多元化培养,以塑造成不同领域的人才。
这次采访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黎根发校友侃侃而谈,,向我们讲述了他求学、创业、工作的点点滴滴,使我们获益匪浅,无论今后我们是继续学习深造,还是毕业后开始职业生涯,黎根发校友都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经验
“博学众采,学识渊博”——采访机自学院78级校友王松浩博士
5月8日下午,机自学院机自系党总支副书记黄辉、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带领4名毕业班学生前往采访了台湾昆山科技大学机械系教授,同时也是78级校友王松浩。王松浩校友于1978年至1985年在原上海工业大学读本科和硕士,曾获得台湾十大杰出发明家称号。
在采访开始,首先请王松浩教授回顾了自己在上海大学的求学经历。他说,可以用“学生如饥似渴、老师诲人不倦”来形容,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对于学习,他从不放松。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来学习,因而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松浩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扎实的基础教育是参与国际竞争中非常大的优势。而针对现在所说的中国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王松浩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创新能力同欧美学生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但是年轻人要有所创新就需要掌握更多的新信息和新事物,此外老师的正确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习,他告诉我们大学是积累知识的黄金时间,所学的知识在今后工作中一定会派上用场,因而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们既要能够埋头拉车,又要懂得抬头看路,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对于工作,他告诉我们“专业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才是制胜之道,而在大学里的学习也正是知识、能力、品质的修炼。”最后,王松浩校友还就上海大学建设成为一流大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上海大学应该更多的与国外大学接触,多了解它们的优势,与它们在各个领域展开竞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整个采访活动让小组成员受益匪浅,在与王松浩校友的交流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成功校友的采访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同时还激励着年轻大学生锐意进取,寻求上进,抓住机遇,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勇于突破,敢于挑战”——采访EJU太立德仁公关广告传播集团朱旭东总裁
5月9日,在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蔚老师、学院就业办高红娣老师、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老师、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老师的带领下,机自学院一行八人前往EJU太立德仁公关广告传播集团采访朱旭东总裁
易居中国是一家现代化房地产服务企业,从事一手房营销代理、二手房中介经纪和房地产咨询及信息服务的三大主营业务,朱旭东校友是易居中国的创始人之一,现任EJU太立德仁公关广告传播集团总裁。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蔚老师代表学院热情邀请朱旭东校友参加校友返校活动,朱旭东校友愉快地接受了邀请。采访开始朱旭东校友回忆了他大学时期的主要经历,告诉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一是他在大学期间做过一年校刊主编,二是他利用暑假帮助企业做广告,做产品推广。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他提升了自己全面发展的能力。当问及他是如何进入房地产行业时,朱旭东校友坦然回答:毕业后他并未进入房地产,而是被分配到一家福利很好的单位,但是“那里没有活力,现在就看到了退休时的样子”,于是毅然辞职。经过一番选择,朱旭东校友认定房地产业在中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便从此专注于此。虽然市场有所波折,但是他始终坚持,因而才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又向朱旭东校友请教在大学期间应该积累什么样的知识,他回答道:首先是一个基本的学习素质,也就是自学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其次要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他还将中国与美国学生之间的不同。最后他对于上海大学的未来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既要保持理工科的传统优势,又要抓住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努力提升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
通过对朱旭东校友的采访,我们不仅领略到一位优秀企业家的创业胆识和能力,更体会到一名资深校友的拳拳之心。在他身上有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生代的青年学子,要让自己时刻拥有激情与热情,面对困难要有不畏艰险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气,让年轻的自己没有后悔,坦然去面对美丽的人生!
“妙语连珠,梦想起飞”——采访机自学院77级校友著名主持人白宾
5月10日上午9时,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蔚、学院就业指导老师高红娣、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以及4名毕业班学生前往上海电视台采访77级校友——著名主持人白宾。白宾校友在校期间就读于精密机械专业,1987年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曾参与创办沪上第一档听众电话参与的直播谈话节目《市民与社会》,担任主持人。目前是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证券类节目责任编辑兼主持人,主要负责《早市导航》和《午间论市》等栏目。
白宾校友在回忆他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时,动情地说道:当年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学习的热情是异常饱满的。在课余时间,他的爱好是朗诵,这为他日后的播音主持工作打下了基础。毕业后,白宾校友被分配到仪表厂,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爱好,最终抓住机遇并进入播音主持领域。白宾校友以他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有一种不断学习的精神,今后的工作与大学所学的知识可能联系不太紧密,因而必须重视继续学习以及知识的综合、交叉;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大,在工作中还要保持不竭的创新动力。最后白宾校友回答了关于上海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问题,他提出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以提升学校自身影响力,学校也要在毕业后继续关心帮助校友,为他们的沟通与交流搭建更多的平台。
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白宾校友温文尔雅的风范与儒雅幽默的谈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求学、工作经历对我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通过与优秀校友的亲身接触,学生们可以学习体会到他们优秀的人格魅力,洞悉他们成功的秘密,深刻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为今后人生的全面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创智者,实践先锋”——采访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钱文明董事长
5月11日上午,在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蔚老师、学院就业办高红娣老师、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老师、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老师的带领下,机自学院一行六人前往位于南汇工业园区的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采访95届自动化专业博士生校友钱文明董事长。
钱董事长热情地接待了采访团,并向我们介绍了博杰公司致力于轨道交通车载紧急逆变电源、电梯应急后备系统等工业控制产品的开发、设计、销售及服务,这些产品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产品还远销国外,国际市场地位颇高。在采访中,钱董事长回忆了他在上海大学读研究生和博士的经历,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的重视使他获得来自科委、自然基金和校方的三个科研项目。他特别强调了正是由于导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使他有机会独立完成了这些项目,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当我们问及他的创业经验时,钱董事长感慨良多。他谈到博士毕业后,和朋友满怀一腔热血投入到创业大军中,却发现自己除了工科背景的优势外,什么都不懂。为了开好公司,他既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工科技术,又不断地学习财务、人文、销售知识,在挫折和艰辛中坚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终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钱董事长还十分关心上海大学的发展,他加强与学校、学院间的密切合作,创建产、学、研联盟,不断开发具有新技术的科技产品。在采访的最后,钱董事长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强调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并对上海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大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要增强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这次采访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钱文明董事长丰富的经历给予志在创业的学生们许多宝贵的经验。相信同学们能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事业有成,真正做到“今日我以上大为荣,明日上大以我为荣”。
“学无难事,把握时机”——采访上海好莱坞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王启宇
5月18日上午,在机自学院自动化系党总支书记高艳霞老师的带领下,机自学院校友采访小组成员在延长校区电机楼201会议室采访了77届自动化专业校友、上海好莱坞房地产公司王启宇总经理。
在采访中,王启宇总经理回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他是在77年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第一届考生,当时已有10年的工作经历。对知识热烈的渴求让王总毅然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重新拾起书本,在短短几个月内自学功课,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考入了上海大学。在大学期间,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词语就是“努力”与“珍惜”。当时身边从16岁到32岁的所有同学都十分主动刻苦地学习,珍惜每一分钟时间和每次学习的机会。而老师也是尽情教导,对学生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毕业后,王启宇校友在学校里担任了4年老师,这期间,其中,他的学生黎根发、周忻、朱旭东等多位校友如今已经拥有成功的事业。当问及他的创业经验时,王启宇校友谈到他先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不可磨灭的时期,前者的结束让他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殿堂学习求知,而后者的开始则给了他创业的机遇和支持。凭着“学无难事”的上进心和“不怕困难”的毅力,他抓住每一次创业的机会,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在不少行业都有涉及,并在每一个领域取得不菲的成就。作为一名老校友,王启宇校友十分关心上海大学的发展。他表示,只要所有师生能够铭记校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一定能够承续历史再现辉煌,将上海大学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
这次采访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王启宇总经理丰富的经历给予志在创业的学生许多宝贵的经验。相信同学们能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事业有成,真正做到“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