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想过,电脑桌前除了键盘鼠标,还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电子小宠物?它能眨眨眼,摇摇头,甚至感应你的动作,用一双电子眼看着你写作业、打代码、摸鱼、发呆?”
5月11日晚在宝山校区A223,机自学院学生会学创部成功举办了电子桌宠DIY制作工作坊,来自不同学院、年级的同学汇聚在一起,用电子元件和编程语言,为冰冷的桌面注入了温暖的灵魂。
一、从零开始:不怕不会,就怕不试
本次活动面向所有对电子制作感兴趣的同学开放,特别适合零基础的初学者参与。学创部准备了开发板、舵机、电阻、LED灯、OLED屏幕、感应模块等丰富材料,并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志愿者进行全流程讲解和一对一指导。从认识电路原理图,到动手焊接元件;从编写简单的控制代码,到调试宠物的动作与“表情”……每一步都考验着同学们的耐心与细心,但也激发了大家无穷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一开始不少同学对电路一脸懵,但随着一步步推进,现场逐渐传来“咦?它动了!”“我的灯亮了!”“它竟然会眨眼!”等兴奋的声音。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有一点点难,却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二、不只“做”,更是“创”
在基础框架完成之后,我们引导同学们自由设计自己的桌宠“个性”——有人给桌宠配上了OLED表情包,让它“看起来就很开心”;有人调试了动作逻辑,让它“看到人就点头”;还有人加上了声音模块,让桌宠“会说话”。每一只电子桌宠,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 它们有的可爱、有的呆萌,但无一不蕴含着制作者的灵感和想象力。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客”体验:不仅学知识、动手做,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体会到“我能创造”的力量。
三、合作的快乐,比成功更闪亮
制作过程中,很多同学面对焊接不稳、代码出错、舵机死机等“小意外”时,一度想要放弃。但令人感动的是,现场处处可见互相帮助的身影:一起调试电路,手握电烙铁、额头冒汗;一起查资料、看手册、修改代码;一个小组调通了电机,立刻分享经验给周围的同学……
“我们本来不认识,但做完桌宠就熟了。”
“没想到我真的能做出来一个‘活的’东西。”
——这些话,成了这场活动中最动听的回响。
四、留下的不只是作品,更是热爱
当本次别开生面的科技创意活动接近尾声,每位同学都满心欢喜地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电子桌宠。这些电子桌宠或许在外观上并非精致绝伦,在功能上也可能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尚未达到完美的境地。然而,它们却有着非凡的意义,代表了一个创意从最初在脑海中闪现的“想法”,历经无数次的构思、尝试、调整,最终变成“现实”的完整且珍贵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这种坚持与努力,为整个活动增添了熠熠光彩。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同学开始对电子、编程、创客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有人表示要继续优化宠物的行为逻辑,有人已经在规划下一次的“桌宠进化版”,甚至有同学开始着手研究桌宠和手机蓝牙连接功能。一场活动能点燃一颗探索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举办它的意义。
五、结语
科技,并非遥不可及的梦幻星辰,它真切地握于我们手中,如灵动的画笔,时刻准备勾勒生活的新模样。从智能便捷的移动设备,到悄然改变出行的无人驾驶技术雏形,科技以润物无声的姿态,渗透进生活的每一寸肌理,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发掘与拓展。创意,绝非高冷的云端之物,它源自每一次天马行空的想象,如同种子,在思维的沃土里孕育无限可能。创意的火花总能在不经意间绽放,点亮我们平淡的日常。而创造的乐趣,远不止于课堂的方寸之间,它更属于每一个怀揣热忱、愿意动手尝试的人。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